Skip to main content

我的互联网挚友


Original Essay: http://crab.rutgers.edu/~goertzel/alterego.htm


作者 Ted Goertzel

发表于刊物: Clio's Psyche (纽约), 1999年9月-10月

电子邮件十分方便。消息通常免费在10-15分钟内便可传达。收件人可以方便的时候阅读、回复。对于经常上网的人来说,电邮让人们之间可以一天通信多次。你无需使用“电话留言”,也不会遇到像邮政信件一样的延迟,或者我们互联网使用者经常说的“慢得像蜗牛一样的信件”。对于世界不同角落的人,电邮格外方便。我儿子还在帕斯的时候,特别是我们当时共同署名《Linus Pauling: A Life in Science and Politics》这本书,我们经常用电邮交流。我还在书写《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 Reinventing Democracy in Brazil》一书时,和很多巴西人保持联系。有时候我不太理解某个葡萄牙语的表达方式或参考文件,大概半小时内我就可以从巴西利亚(巴西首都)收到详解。在和我儿子联系时,由于帕斯和新泽西的时差关系,回复通常要到第二天才能收到。虽然他现在也住在新泽西,但我们之间通常交流还是使用电邮,很少电话联系或者见面。

准确的说,电子邮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很方便就可以通过电邮发送文档、表格等常用的文件。这就意味着处理同一个项目的不同人之间,例如我和我儿子在一共撰写《Webmind: Building True Intelligence on the Internet》一书,我们可以随时把草稿件发给对方。我把整本书的手稿都存成了文档文件,几分钟上传之后,我就可以发给Ben。我们俩都在用Netscape Navigator邮箱,其他的邮箱也是一样的道理。

有时候,电子邮件的快速和便捷是个很大的优势。有些人心血来潮不假思索便发了一封信。有的人却深度参与了他人的个人问题,就像我儿子当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时候,我和他没法面对面坐在一起讨论问题。用电子邮件交流,少了点电话交流的人情味,更别说是面对面交流了。跟语言上的交流比起来,:-)(开心笑脸)、:-((难过脸)或;-)(眨眼)这些小表情欠缺了情感。

通过电子邮件交流时,你无法真正确认和你通信的人究竟是否如对方所称。这在无需使用真名的匿名讨论群里更是显而易见。而且冒名顶替也是个问题。如果,我去年三月在我邮箱里发现了这样的邮件,我当时吃了一惊:
主题:马克思主义的未来

日期:1999年3月2日,周二13:17:20, 太平洋标准时间

发件人:"Ted Goertzel" <[email protected]>

收件人: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对我以及诸多同行来说,后马克思主义更像是虚无主义。就像是

我们用拳头用力打在了飞扬的尘土上,于此同时

时间飞逝而过。并非大众不懂

马克思主义,他们都懂,只是选择拒绝。

有时候我问自己,我愿意成为笑柄吗?

越来越得不到诸位同行的尊敬?

答案是????

在我们讨论马克思主义之女权主义或马克思主义文化,

(或范式对话),似乎其他人都有读过我们的

作品,并且

选择完全拒绝。

我们的未来是什么?答案似乎还

在一片质疑中

不得而知?


当时这封邮件被寄给了进步社会学网络圈中的很多知名人士,把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都在一封邮件中联系在了一起。几年前,我一直活跃于PSN,当我分享对马克思主义的失望时,常常会得到一些愤怒的回应。在一些搜索引擎上尝试输入我的名字时,这些PSN上的帖子还是会出现,另外还有一些称我愚蠢至极的回复。但我已经很多年不太用PSN了。

这封信看起来像是我会写的东西,但其实不是。有几位收件人是我多年前的朋友,当时他们认为我一定是在经历一场中年危机。我立刻通过电子邮件解释这封信并非是我所发,并联系了Hotmail的后台安全人员,让他们从服务器中删除了[email protected] 这个邮箱地址。巧的是,我有一个邮箱的地址是[email protected]。如果我花时间查清情况,我可能已经找到了发件人。Hotmail可以轻松通过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查处谁发送了原始的邮件。但这一切并不值得。

也许有人会问,发件人冒充我的身份发这封邮件的动机是什么?在这件事上,我想他/她是想让大家知道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不信任,并以匿名的方式试试水。同时把邮件发送给我确保了骗局会被发现,并且也增加了引起注意的可能性。据我所知,发件人并没有冒充我再发送任何邮件。但我在“互联网与社会”一课上和我的学生提到这件事,几天后,班级的公告板上出现了一下消息:"ted_goertzel"

3月12日没有课,我在先前的帖子中弄错了。请遵循当天网页主题并完成必要的阅读,春假后课程继续。另外,耶稣受难节也没有课,当天的课程也会有对应的网页主题。

同样,又是一篇看起来似乎是我发的邮件,但不是我。同样的消息发给了班级邮件通讯录里的人,可以更快地联系上更多的学生。但我加密了通讯里,因此在我输入密码确认之前,邮件无法发送。我往公告栏发送了一个纠正的帖子,因此没有造成任何伤害。这一次我还是选择不去追查发件人,尽管有规则明确禁止“冒充他人”。冒充他人实在是太容易了,只要在Hotmail或者其他免费邮箱网站建立任何自己想要的账号。尽管当时发给学生的那封邮件弹出了ISP提示邮件可能来自冒名用户,但几乎没有什么保护措施。

尽管不是到处都允许,但匿名制依然是网络讨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虽然我大可以设立一个班级公告,并要求所有人使用自己真实姓名,但我仍决定允许匿名交流,因为这样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无法在面对面的交谈中表达的情感和想法,更别说是留下有签名的文字了。公告板对大型演讲课(250名学生)是个很有用的表达平台。使用者不成比例,大多数的多多少少有一些不满情绪,包括一切看似情绪不平衡的学生,但给他们提供一个发泄的平台没什么害处。如果他们对我的“攻击”不合理,其他学生通常会维护我。为此,自动将邮件发送至所有人的邮箱其实并不是一个极好的主意。人们很快会对此开始抱怨。

由于互联网通信的便捷和快速,“口水战“也成了互联网讨论中一个经常出现的特征现象。在匿名和实名的讨论中都会出现。互联网吸引了很多原本很难得到大众关注的人。就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而言,互联网为原本难以找到任何人认真对对其意识形态的人们提供了支持。我敢肯定,这对其他小众群体也是一样,但这可能也会增加那些又着非常规信仰的人将自己与整个社会分离的趋势。